科研课题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科研课题 -- 正文

《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研究 获得课题立项》

发布日期:2020-04-13   点击量:

2020年4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徐明教授主持申报的《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研究》,经过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市民政局的立项评审,获得2020年度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课题立项。

立项课题公示通告如下:

聚焦开题会

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社工委、北京市民政局要求,2020年6月10日下午召开了《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街道社区社会动员机制研究》(编号JCZX202005)课题开题会,参与开题会的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黄晓勇教授、北京市民政局宋文星巡视员、中共中央党校马福云教授、北京市社科院戴建中教授、北京市民政局政研室侯新毅主任、邱维伟副主任、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何立军秘书长。

课题负责人徐明教授首先介绍了该课题的重大意义以及整体思路框架。“2019年末一直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成为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头等大事,在此次应对中,街道社区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前沿阵地,在街道社区的层面完善联防联控体系,开展应急的社会动员,能够为疫情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应急响应,稳定社会和民心。因此,研究突发公共事件背景下街道社区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运行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动员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的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危机应对,提升应急能力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徐明教授从我国社会动员的丰富经验和课题组过去承担的相关课题两个方面分析了本课题的可行性,并阐释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框架图。“为什么做这样的研究设计?是因为机制研究,势必最后要有落脚点,涉及各种各样的参与主体和客体。一是通过现状调研、案例经验总结,将机制活化;二是通过案例分析,最终找到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机制需要落实,而不能浮于表面”。徐明教授还详细介绍了该课题的两大类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在文献回顾与政策梳理中,徐明教授指出“动员这个词在相关的法律条例中共出现的17次,在国家层面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共出现了38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北京市社会动员的频数出现了16次,是最高的”。在社会动员的主客体方面,徐明教授梳理了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等4个主体以及社区物业公司、居民业委会等5个客体。在动员运行机制方面,徐明教授从社区承载的任务入手,归纳出沟通协调机制、防御减灾机制、服务帮扶机制、激励考核机制4个运行机制。徐明教授还剖析到“调查四大类社区的不同特点,寻找普适性规律。通过调研找到症结问题,并提出街道社区动员机制的构建路径”。

与会专家和领导高度肯定了课题组的前期调研与工作准备,一致认为课题的思路构建清晰,重点突出,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议。例如区分不同层面的社会动员机制、通过可视化的图表呈现动员机制、关注常态和应急的衔接问题、在社会动员之前如何培养公民参与社会公共服务的意识和意愿、更清晰的解构社会动员这一概念等。开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可以开题。

徐明教授对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并表示一定将各位领导专家的建议融入课题,最终融入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郭磊副教授参与了此次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