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第三届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发展高端论坛

暨《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发布会在京举行

发布日期:2022-11-16   点击量:

20221112日,第三届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发布会在线上召开。

本次高端论坛暨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承办,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支持,中国电信星播客、NGO观察提供战略媒体支持。本次论坛以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对2021年社会组织整体发展情况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展开讨论,对未来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法治化水平、智能化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次论坛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市房山区政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万科公益基金会,以及《国家治理》《行政管理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等30多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基金会、社会组织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在论坛各个环节分享了精彩的观点。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直播形式,社会反响热烈,观众达到12.37万人次。


一、领导嘉宾和主办单位讲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马援,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树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社会组织蓝皮书主编黄晓勇出席发布会并讲话。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处长王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评估处处长、教授柴宝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助理、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林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磊等共同主持。


主办单位致辞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张树辉副校长指出,在全国深入认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三届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发展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发布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在教育、基层民主、依法行政、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完善分配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治理制度、提升治理效能以及加强对外交往等多处论及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各级社会组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指出,近年来,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我国社会组织展现了多方面不平凡的责任与担当。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国社会组织蓝皮书(2022)》全面总结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社会组织蓝皮书已连续出版12部,搭建起了社会组织相关从业人员、研究者、政府决策者共同交流的高端学术桥梁和平台。在黄晓勇教授的带领下,社会组织蓝皮书研创团队对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深入的跟踪、调查、研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很大学术价值的专业研究框架,通过数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辛勤耕耘塑造了极高的学术威望。


  

领导嘉宾讲话环节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马援在讲话中指出,社会组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引,顺应国家发展大趋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在讲话中指出,历年的《中国社会组织报告》发布会和学术研讨会都引发了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社会各界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对未来的重点任务进行了整体部署。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些都为我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社会组织蓝皮书主编黄晓勇在讲话中对以上领导嘉宾的致辞和讲话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提出正是因为有了社科院及社科文献出版社的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与鼓励、媒体朋友们给予的极大关注以及研创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才使得社会组织蓝皮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受关注度日益提高。《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在继承往年蓝皮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新,引入泰尔指数、面板门限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量化方法分析社会组织的区域发展态势,以及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中国社会组织报告》系列蓝皮书持续为各界奉献关于社会组织研究的年度智库报告、前沿理论和权威分析。

黄晓勇和张树辉共同为《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揭幕。


二、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发布

《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发布环节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徐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院长、社会组织蓝皮书主编黄晓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徐明、郭磊、吴丽丽分别进行了主报告及代表性分报告发布。

黄晓勇发布《2021年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报告》,总结了2021年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第一,服务性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位。第二,专业性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规范性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第四,协同性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黄晓勇认为,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要发挥党组织建设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区域协同发展,健全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完善社会组织的相关法律制度。同时,社会组织也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加强品牌建设,加强内部治理,提高自身专业性,加强数字化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建设,积极投入全球治理,促进全球发展良性互动。

徐明发布了《2021年中国社会团体发展报告》和《2021年中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报告》,指出实现社会团体高质量发展,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强化章程对社会团体党建制度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制度,提高相关执法工作水平;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在提供专业化服务、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四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自身能力建设。实现民办非企业单位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和活动覆盖;二要提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专业水平,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品牌塑造,扩大筹资渠道;三要加大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监管力度;四要加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非营利性监管;五要完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退出机制,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营造更健康、更稳定发展的生态空间。

郭磊发布《2021年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指出基金会的发展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把握好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有利条件和新的挑战。促进基金会健康发展,一是坚持党建力量对基金会的引领;二是更加重视基金会在慈善中发挥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基金会积极参与重大国家战略;三是更加注重基金会的数字化建设,在机构发展战略、资源动员、基金管理、公益服务以及队伍建设中实现数字赋能;四是继续推动基金会参与国际合作,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传递中国声音。

吴丽丽发布《2021年慈善组织发展报告》,指出2021年慈善组织在数量增长以及对慈善事业的贡献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慈善组织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未来慈善组织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完善: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慈善组织发展,实现慈善组织党建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第二,推动慈善组织高质量及区域协调发展,吸引更多社会组织进行申请认定;第三,加强慈善组织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结构;第四,着重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打造慈善组织良好形象,推动慈善组织高质量发展。


第二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郭磊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任韬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福云教授,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魏朝阳处长和郑州大学丁辉侠教授分别进行了专题报告的发布。

任韬发布《2021年社会团体及基金会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指出在社会团体和基金会的舆情中,无论是热度还是主题,都与其所承担的本职工作密切相关,这也表明了2021年这两类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能够较好地履行各自的社会职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基金会及社会团体应当时刻保持对舆情问题的高度敏感。

马福云发布《群团组织的使命驱动及其治理参与》,指出群团组织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化、网络化的大组织体系,并借助于这样一种组织体系,广泛联系动员各界群众投身于中国社会建设。未来,群团组织应进一步强化使命认知与职责担当,切实履行使命,强化职责担当,协同党和政府将各项工作工作落地。

魏朝阳发布《减负增效:社区社会组织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报告》,指出社区社会组织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培育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和谐为目的,在社区整合、社区参与、社区倡导、社区服务、社区促进、社区自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社区治理进入“社区社会治理时代”,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政策体系已经形成,应向社区社会组织放权赋能,完善支持网络,明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重点,做好分类管理,建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整合辖区资源,加强党建引领和党建服务。

丁辉侠发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组织在文化振兴、村民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在政府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发挥着矛盾调和的作用,在塑造乡村治理主体间和谐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社会组织是政府的补充,是村干部的助手和村民的“灭火员”。

三、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圆桌论坛

本次会议还开展了两轮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组织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议题展开讨论。

论坛一: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规划与评估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内法规与国家监察研究中心主任柴宝勇。

嘉宾:《国家治理》郑韶武副总编,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李军鹏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苗月霞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研究所万银锋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文宏教授

郑韶武认为,社会组织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社会组织是国家多元治理体系下的重要载体,其次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连接政府和市场的“连心桥”作用,此外社会组织还是市场主体互相沟通和互助的一种形式。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中介作用,第二要保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桥梁作用,第三要加强社会组织的综合协调监管作用。

李军鹏指出,从世界上社会组织现代化的发展来看,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规律:第一,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从统治到治理的主体;第二,社会组织是政府治理“掌舵而不划桨”的职能转变承接者;第三,社会组织是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产物;第四,社会组织是财富治理从积累财富向财富向善转变的践行者。中国社会组织现代化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社会组织是党的统一领导下的现代社会治理主体;第二,中国社会组织是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的承接主体;第三,中国社会组织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中的全过程参与主体,是多层次协商民主与基层自治中的行动主体。

苗月霞认为,新时代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形势。她进一步指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党的领导,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增强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

万银锋指出,新时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应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推进:一是扩大社会组织党建的“两个覆盖”,即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确保社会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的影响力和作用功能就发挥到哪里;二是理顺社会组织党建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管理、归口管理、属业管理和属地管理;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围绕行业特点和性质抓社会组织党建,推动党组织活动与社会组织工作融合。

文宏认为,在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上,社会组织是民意收集和政治宣传主体。通过社会组织可以更精准、更接地气地收集民意,也可以更加清楚地宣传各级政府的政策。社会组织能够搭建平台,实现重点帮扶,如在疫情中,社会组织能够对老人、病患等群体进行精准安排。在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上,应坚持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做好社会组织内部规范,引导社会组织正向发展。

论坛二:社会组织助力国家治理现代

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助理、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林淼。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田改伟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王艳茹教授,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李涛主任,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余令院长,万科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源博士。

田改伟认为,目前行业协会商会的党建工作仍存在党建工作管理缺失、党组织与党员联系不强、功能性党组织领导作用难以发挥、党建标准模糊、党建经费普遍不足等困境。加强和完善党建工作应从理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健全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摸排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党内立法等方面推进。

王艳茹指出,社会企业在助力共同富裕上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企业体现了融合公益和商业两大领域的智慧和手段,通过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促进社会企业繁荣发展,可以通过出台社会企业促进法、明确社会企业的标准、设立专门的社会企业管理部门、加大对社会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机构参与社会企业的研究等方式进行。

李涛认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两个挑战,一是良性的公益生态链有待进一步构建,二是公益资助的困境。为改善社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协作者”一方面开展职业服务,协助困难人群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另一方面,在服务实践中总结提炼本土经验,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为构建良性的公益生态环境,协作者在北京民政局的指导下启动了公益1+1资助行动,鼓励基金会资助社会服务机构共同服务困难人群。

余令指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社会组织支持体系对于开展资源整合、提供社会服务、推动居民参与、开展政策倡导等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组织支持体系要从加强党建引领、制定和实施社会组织分类支持策略、倡导政府鼓励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主体、倡导和实践“五社联动”模式等方面进行。

刘源认为,在对于一线行动者的支持和培育上,一方面,要提升资助的策略性,对于社区社会组织专门设计微资金,切实支持奋战在一线的社区社会组织,使其更可持续地运转下去;另一方面,资助要有针对性地赋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利其器,还有能力的培育。除此之外,面对近年来国家的“双碳”目标,万科基金会将在碳中和社区建设、生物多样性的发掘整理、社区营造等方面作出贡献。

四、论坛总结和领导闭幕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执行主编徐明作了论坛总结,指出本次论坛和发布会取得四大重要成果。第一,本次论坛和发布会成功发布了《中国社会组织报告(2022)》,这是一部凝聚着研创团队的心血和汗水的高水平智库报告。第二,各位嘉宾代表在圆桌论坛环节就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的创新发展、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做了比较深入的学术研讨。第三,论坛和发布会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高端的智库平台,与会专家从多学科、跨学科的视角,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四,本届论坛紧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热点问题。无论是报告的发布还是论坛的讨论,都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促进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从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更多力量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德旭教授为本次论坛和发布会致闭幕词,他首先祝贺本届论坛和发布会取得圆满成功,并高度评价本次论坛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各位专家、各位嘉宾紧紧围绕二十大精神,从多个角度对论坛的主题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细致的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203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了描绘,特别强调到2035年要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的实践中大放异彩,充分彰显了社会组织整合资源、服务公众、提升人民福祉的重要功能。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履践致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的亲切关怀和商学院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帮助下,在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一定能够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智库报告,助力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