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报道 责任编辑:陆松江
2022年5月27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召开。本次论坛会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国内顶级期刊的负责同志以及政产学研创等各界精英,以“数字经济时代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为主题,着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创新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挑战应对”两个方面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郭建宏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王新清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余兴安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教授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文书研究员主持。
郭建宏副局长在致辞中提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以及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这一背景下举办第二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恰逢其时。这对于梳理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进程,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总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理论体系,使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我国人才工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会聚天下英才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王新清副校长在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要想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需要全面聚集人才,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提供坚强的保障。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第二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一方面搭建起了高端学术平台,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以问题为导向,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务加以总结,促进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
余兴安院长在致辞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发展动力,但它也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方面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深入发掘。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例如,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如何构建雁阵格局的人才载体?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方面,我们面临着学科建设、课程建构、人力资源管理学术思想谱系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也面临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在新形势下,举办第二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无论是对推动理论建设还是对开展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价值。
何德旭院长在致辞中强调,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催生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变革,需要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强化数字赋能,更加高效地使用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人才保障。新时代要求我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进一步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挥人力资源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培养优秀人才,聚集优秀人才。举办第二届“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高端学术论坛,就是为了发挥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作用,搭建起一个集多学科、跨学科、跨领域为一体,汇聚国内外学界、商界、政界专业人士的高端学术平台,总结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提升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术水平,进一步推动和繁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事业的发展。
本届学术论坛安排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创新发展”、“论坛入选优秀论文研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挑战应对”和“科研论文工作坊”等单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研处王炜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菀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王艳茹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徐明教授分别担任不同单元的主持人。
论坛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创新发展”,四位专家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四场主旨报告。余兴安研究员作了题为“人事管理结构与功能的变革”的报告,提出“劳动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为了实现人与事的有效匹配,提高劳动生产率,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产生了人事管理活动”。他介绍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五种劳动组合形态:群聚式劳动组合形态、隶附式劳动组合形态、家庭式劳动组合形态、雇佣式劳动组合形态和合作式劳动组合形态。同时,他指出当今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合作式为主要特征的劳动组合形态逐渐增多。劳动组合形态的变化导致人事管理的功能分布发生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部分人事管理的职能被公共化、市场化、自主化和战略化。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教授作了题为“人力资本密度与创新”的报告。首先,赖德胜教授指出了创新的概念和意义,提出创新对于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将创新置于更加重要、更加核心的位置。其次,他指出了人力资本密度对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以及创新高地建设的重要性,强调“我国要成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有人力资本中心和高地”。最后,赖德胜教授结合会议的主题指出,数字化确实改变了人们交流和交往的方式,但是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导致更多面对面交流的需求。因此,提高人力资本密度仍然是数字经济时代加快推进创新的需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芳教授作了题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与人才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的报告。徐芳教授介绍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一命题的相关背景,梳理了我国在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结合调研与实证研究,她指出通过全方位的矩阵型举措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良性生态系统对于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应推动政策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在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持续完善投融资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完善落户、住房、科研平台、子女教育等基础保障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郭强教授作了题为“百年党史中的人才密码”的报告。郭强教授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吸引造就了一大批人才,指出“事业是人干的,没有优秀的人才,就干不出伟大的事业”。同时,他提出了三个培养、造就、用好人才的途径:一是事业出人才,二是团队出人才,三是规矩出人才。新时代建设人才强国应坚持党管人才,通过好的人才政策、人才标准以及正确的用人导向来聚集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
论坛的第二单元是论坛入选优秀论文研讨环节。自2022年4月14日发布论坛征文启示,截止到2022年5月15日,论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围绕论坛主题的征文57篇。论坛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认真严谨的专业评审,评选出18篇论文入选本届论坛。同时,论坛组委会根据对学科及作者意向投稿期刊的综合考量,在每个期刊专场精心挑选出3篇论文进行论坛分享研讨。
《财贸经济》专场研讨环节由《财贸经济》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王振霞副研究员主持。来自东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的三位作者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李建奇分享了论文《人职不匹配如何导致收入不平等:基于多维技能错配的视角》的主要观点。该论文基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稳定和扩大就业以及共同富裕两大政策目标,利用多维技能错配测度人职不匹配对劳动者之间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促就业的关键在于促匹配,人职匹配质量提升有助于发挥劳动者的能力,缩小收入差距,因此要在就业服务的提供方面精准发力;二是信息化带来的人职自主匹配有其利弊,要推进线上、线下求职相结合;三是应当出台针对劳动者职业变动的监测机制,建立监测平台,通过政府的力量帮助弱势群体找到稳定合适的工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何勤教授分享了论文《财政支出结构性偏向与高质量就业——基于人工智能不同发展阶段的情境分析》的主要观点。该论文基于对小米智能工厂的实地调研,对财政支出和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投入能够显著促进高质量就业水平的提升,并且在不同程度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下,政府财政支出对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存在着差异性。鉴此,首先要调整财政支出比例的分配,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其次要着力提高技术落后地区的经济扶持,以技术创新带动高质量就业水平的提升;再次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劳动力结构转型。
山东大学博士生焦银亿分享了论文《地方择校竞争、高教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观点。该论文提出要将县域新建校区作为推进城市化的基础,在财政投入、平台构建、政策引领和产学研合作方面提供支持,使其更好融入本地经济发展。同时,还应激发高校在资源集聚和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完善公共服务和创业体系,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夏杰长教授对《财贸经济》专场分享的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议。他指出,第一篇论文契合当下共同富裕和就业压力的研究热点,研究意义重大,但论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还有待挖掘、深化;第二篇论文全文逻辑结构清晰,政策建议具有启发性,但存在引用文献的权威性不够、文章的论证不够聚焦等问题;第三篇论文选题新颖,研究方法规范,但其中的异质性分析使得论证不够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专场研讨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副主编任朝旺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三位作者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南京大学博士生朱悦分享了论文《创造性团队中地位竞争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解决公共产品困境和地位系统特征认知视角》的主要观点。该论文对创新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位竞争对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需要考虑在管理过程中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地位竞争行为。此外,要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促进成员认知的一致性,强化团队的成果产出,同时降低地位系统的刚性,增强其灵活性,从而让员工感知到努力与绩效之间的作用链条。
武汉理工大学李志峰教授分享了论文《工作压力与职业稳定性:基于高校教师学术评价标准的学术职业筛选》的主要观点。李教授介绍了德、英、加、美四国的学术评价标准和制度设计,并与国内的学术评价标准和制度设计作了比较。该论文建立了工作压力与职业稳定性关系模型,并指出在后续的政策改革中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的机制,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教师晋升通道的通畅,转变以筛选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加科学、客观、公平地评价教师的学术能力,转变以绩效为目标的评价方式,按照不同模式的压力稳定模型进行学术职业筛选。
首都师范大学吴芸副教授分享了论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生计资本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CLDS(2016)数据》的主要观点。该论文聚焦农村劳动力群体,探讨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生计资本两个方面的因素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生计策略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对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继续流动意愿和就业选择均有显著影响。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她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改善医疗与养老保障体系,消除其继续流动的顾虑;二是改善住房保障,提升其受雇或创业的幸福感;三是提升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助力其通过就业选择多样化实现可持续升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蒋震副研究员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专场分享的三篇论文进行了评议。他认为,第一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具有现实性,论证主题清晰,内容详实完整,但存在对创新团队的定义不清晰、研究采样忽略非正式组织等问题;第二篇论文对四个国家的学术评价相关制度及内容做了全面的介绍和系统的分析,其具有包容性的学术评价值得我们学习;第三篇论文逻辑清晰、内容详实,但存在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定义狭窄、忽略流动成本控制因素等问题。
《中国人事科学》专场研讨环节由《中国人事科学》副总编孙红主任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的三位作者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陈思宇分享了论文《竞争加剧了‘996’吗:企业内外部竞争与员工过度劳动》的主要观点。研究表明: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程度与员工过度劳动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员工过度劳动的概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内部竞争来看,晋升压力和淘汰压力越大,员工过度劳动的概率越大。因此,企业应该优化组织结构设计,使员工的晋升渠道更加畅通,由此缓解内部竞争的过度劳动问题。同时,政府应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保障市场上的公平竞争,加强合理的工时引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杨旭华教授分享了论文《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基于多案例的探索性研究》的主要观点。该论文探究了数字化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场景、可行方案和影响,得出了三个管理启示:一是系统思维、个性设计;二是及时纠偏、有的放矢;三是科技向善、人文关怀。杨教授也介绍到接下来将继续探索和发掘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在更多领域的体现。
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聂有诚分享了论文《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新机遇》的主要观点。该论文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发展现状、新机遇及把握新机遇的途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目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临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变化,聂院长指出在这样的大机遇中要变中求生、变中求进、变中求新、变中求效、变中求快、变中求质。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事科学》总编辑李建忠研究员对《中国人事科学》专场分享的3篇论文进行了评议。他指出,第一,在选题方面,三篇论文的选题符合关注的热点,但在标题上可以进一步优化,尽量不要采用设问式标题,应进一步细化、揭示研究主题以贴近文章主旨;第二,在内容结构布局和研究内容方面,应更加注意概念界定和判断;第三,在研究方法和视角上要基于研究目标,充分利用经典理论和前沿理论。
论坛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挑战应对”,四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杨伟国教授作了题为“人力资源管理范式性转型?”的报告。杨教授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管理范式已经到来,在新时代,人力资源逐渐向人力资本转型,由管理向服务转型,由组织向平台转型。他用四个“更加”精练地总结了新的管理范式具备的特征,即更加元素化、更加专业化、更加市场化、更加数字化。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昕教授作了题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报告。刘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指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学科基础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微观的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包括宏观的人才资源政策等。随后,刘教授介绍了目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所处的环境背景和实践现状,指出新技术的发展以及新生代价值观的变化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作出应对。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的报告,指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戚教授揭示了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底层数字技术驱动的数字经济的运行特征及发展态势,总结了数字经济时代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呈现的与传统工业时代的不同特征,即在组织结构上,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扁平化、网络化、外包化的趋势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在营销模式上,数字营销开始流行;在生产模式上,智能制造正在成为主流;在产品模式上,版本化、迭代化成为流行;在研发模式的变化方面,出现了开源化和开放化的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徐明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总体框架与实现路径”的报告,阐述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框架,梳理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内容,提出应该坚持以正确的政治方向领航汇聚人才,坚持以科学的人才理论团结激励人才,坚持以长远的战略谋划培养用好人才,坚持以深化改革的人才制度服务成就人才。他指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要明确布局,又要“点”“阵”结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既要授权“松绑”,又要“破”“立”兼顾;构建和塑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既要“质”“量”协同,又要梯次配置,弘扬科学家精神,凝聚科技领域磅礴伟力推进伟大事业。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政、产、学、研、创各界的六位专业人士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挑战应对”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人事部主任、工会主席谢朝晖指出,企业任何一项制度的改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应该以系统思维做通盘考虑。谢部长介绍了中国化工油气股份有限公司改革的经验:一是强化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二是建立健全与考核结果相关联的三项制度改革的机制,包括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他指出,改革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苗月霞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后取得的成效。她指出,改法实施以来,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有30多个配套的政策法规先后出台,国家公务员制度逐步形成了体系,并且不断优化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家公务员制度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汤超颖指出,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需要政策辅助、区域协同,在组织区域、国家层面形成良性生态。她指出,在国家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创造力的培养,开展启发式教育,突破单导师培养,探索多学科导师共同培养的模式。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高鑫指出,数字化可以在办公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决策方面赋能人力资源。在数字化背景之下,实现网络资源、平台资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资源的社会共享,特别是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能够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和其他企业资源的协同,不断激励员工、青年学生、青年创客的创业热情。
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贵瑶教授指出,实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到的“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关键在于爱护和培养党和人民事业的接班人。从人才管理的角度来看,一是要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二是要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机制。她认为,只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
北京智工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兼CEO鲍冠宇介绍小包智工的定位是网约工作平台,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服务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从根本上改变用户的体验,塑造了新应用场景。小包智工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化交付,并且交付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近两年内为4万名智工创造了12万个就业岗位。他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灵活就业将适合于各行各业,那些实践模型检验周期比较长的岗位,如“白领”、设计师、程序员等相关职业的灵活就业在未来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论坛第四单元的主题是“科研论文工作坊”,来自国内顶级期刊的社长、主编等四位专家作了关于科技思维与学术表达的四场报告。
《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志军教授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报告。李志军社长讲到,要研究中国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选题要顶天立地,从现实中寻找题目,讲好中国故事,关注实际问题,研究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立足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深刻解读新中国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并且要把好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
《经济管理》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刘建丽研究员作了题为“从研究到发表:撰写学术论文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刘建丽研究员提出,应该从经典细读中发现问题、在学术史中发现问题、从社会实践和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指出在科研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三个重点:一是New,即新视角、新故事、新方法、新数据;二是Interesting,即发现热点问题、重大问题、现实问题、前沿问题,同时也应避免陷入“热点陷阱”;三是Useful,即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解决现实问题。她还指出,要注重行文表达的逻辑性和引用政策文件的严谨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葛新权教授作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分析思维及逻辑维度”的报告。他从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梳理了经济学分析思维及逻辑维度。他指出,经济学思维及逻辑维度包括问题思维、机理思维、空间维度、文化维度、科学化维度。同时,他提出,应从复杂的经济系统、经济现象以及经济问题中发现真问题、做出真学问,为学术大厦添砖加瓦,既丰富经济学理论,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真正解决经济问题。
《人口与经济》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童玉芬教授作了题为“科研论文的学与术”的报告。她从“学”和“术”两个角度介绍了科研论文的要点和价值,认为“学”是学理、基础和规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有好的选题,大量研读文献,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依据,同时秉持正确的科研态度;“术”是论文的写作技巧,要从文章的题目、摘要、引言、研究主体和结论与启示等多方面对文章进行打磨。
论坛闭幕式环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徐明教授主持。首先,是对获奖的优秀论文颁奖。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余兴安院长代表主办方致颁奖词,并宣读获奖名单。在经过严格的论文查重、专家组匿名评审、会评等程序后,经组委会研究决定,共有18篇论文入选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入围奖3篇。
接下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学科点负责人徐明教授对本届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收获颇丰,八位专家作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最前沿理论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九位优秀征文入选作者进行了成果展示与分享,并获得了专家的精彩点评。同时,四位专家在科研论文工作坊环节进行了精彩演讲。这些收获必将助力各位科研工作者,成为其探索未来科研之路的神兵利器。
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何德旭教授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词。他代表主办方向其他联合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表示感谢,向参加本届高端学术论坛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同学们表示感谢。他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给予肯定,同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希望更多有志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壮大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科研队伍,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蓬勃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添砖加瓦。